细说汉字“纠”,纠字的本义、纠字演变及起源

作者:佚名;来源:网络;时间:2024-03-06 15:59;阅读:1349

image.png

这是“纠缠不休”的“纠”字,本为象形字。①是甲骨文的形体,像瓜蔓或两股绳索纠缠在一起的样子。②是金文的形体,更像纠缠的样子。③为小篆的形体,与甲、金文相似。④为楷书繁体字,增加表意的“系”旁,变成了会意兼形声的字。⑤为简化字。

《说文》:“丩,相纠缭也。一日瓜瓠结丩起。象形。”许说正确。“丩”、“纠”实为古今字,其本义为“纠缠”,如《诗经·魏风·葛屦》:“纠纠葛屦,可以履霜?”大意是:麻绳缠绕的夏布鞋,怎能穿着踩冰霜?

在古籍中,“纠纠”可作“赳赳”的通假字,比如“赳赳武夫”,在《后汉书·桓荣传》李贤注引谢承所说的话就写作“纠纠武夫”。

请注意:“纠纷”一词,现在多指“纷扰”、“争执”。但在古籍中则多指“交错杂乱”的样子,如李华《吊古战场文》:“河水萦带,群山纠纷。”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image.png

会意兼形声字。《说文》:“糾,绳三合也。从糸、丩。”“纠”是“丩”的分化字。《玉篇·丬部》:“纠,绞也,缭也。”“丩”本像纠缠形,后加意符“糸”表义更加明确。《说文》以为“纠”本义是三股丝麻绞合的绳子,可能是”纠”的引申义。在现在常用的“纠缠”中,“纠”用的还是本义。“纠”字从糸、丩,丩亦声。此字出现较晚,《说文》小篆以前的古文字形尚未发现,已见的汉隶字形与楷书差别不大。(李守奎)

——《字源》

纠字的异体字

糾 𤓱 糺 纠 𥾆 𥾆 𠛩   紏 𢎥 𢀙  丩 𠃏 𠃚 𢒥

纠字的字源及字形演变

纠字的象形文

读音:jiū
甲骨文1;甲骨文2;甲骨文3;甲骨文4;金文;古陶文;小篆丩;小篆纠;汉帛书;隶书


“丩” 是 “纠” 和 “勾” 的初文。本义为混乱绞合在一起的丝索, 互相缠绕。又像瓜蔓纠缠状,蔓须的勾状,也是 “勾” 字的原形。“丩” 甲骨文写作 “ 、  、”。 《说文》 : “丩, 相纠缭也。 一曰瓜瓠结 丩起。”后加表示丝绳的 “糸” ,成 “糾” 字。《说文》 : “糾,绳三合 也。从糸、丩。” 引申为纠缠,缠绕。

标签:细说汉字,纠字本义,纠字演变,纠字起源,纠字异体字,纠字甲骨文,纠字象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