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信息化,语音朗读:热度:9

词语信息化拆分为汉字:

信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信字字源来历,信字演变

1. 信 [xìn]2. 信 [shēn]信 [xìn]诚实,不欺骗:~用。~守。~物。~货。~誓旦旦。不怀疑,认为可靠:~任。~托。~心。~念。崇奉:~仰。~徒。消息:~息。杳无音~。函件:~件。~笺。~鸽。~访。随便,放任:~手(随手)……

息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息字字源来历,息字演变

呼吸时进出的气:鼻~。喘~。叹~。窒~。瞬~万变。停止,歇:休~。歇~。~怒。~兵。~事宁人。~止。平~。偃旗~鼓。繁殖,滋生:休养生~。滋~。音信:消~。信~。儿女:子~。利钱:~率(lǜ)。利~。月~。……

化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化字字源来历,化字演变

1. 化 [huà]2. 化 [huā]化 [huà]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分~。僵~。教(jiào )~。熔~。融~。潜移默~。~干弋为玉帛。。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缘。~斋。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绿~。习……

 

查询词语:信息化

汉语拼音:xìn xī huà

 

词语信息化基本解释

信息化是指培养、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 [1-2]信息化以现代通信、网络、数据库技术为基础,对所研究对象各要素汇总至数据库,供特定人群生活、工作、学习、辅助决策等和人类息息相关的各种行为相结合的一种技术,使用该技术后,可以极大的提高各种行为的效率,并且降低成本,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

 

词语信息化双语例句

双语例句
    • In the age of information and network, the way of great scope ship smuggling is often used by smuggling element.

      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利用船舶进行较大规模的走私是走私分子经常采用的。

    • Eventually, as we look ahead to the power marketing informationization, it has scratches the surface of these problems.

      最后,在探讨解决办法的基础上对今后电力营销信息化的发展作了展望。

    • The MIIT said in a round of consultations on Green Dam in March that it had received "broad support" from PC makers.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今年3月就“绿坝”进行的一轮磋商中表示,它得到了“众多计算机厂商的支持”。

    • Information quality is one of the basic qualities on which people of information society rely for existence.

      信息素质是当今信息化社会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素质之一。

    • To guide works regarding supervision, administration, emergency inspection and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matter of food and drugs.

      指食品药品有关方面的监督管理、应急稽查和信息化建设工作。

    • All the above IT development provided strong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Bank to engage itself in reforms and business development.

      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强为进出口银行推行各项改革、促进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技术保障。

    • With social progress and competitive development of oil business, petroleum informatization began to be an inevitable trend.

      随着社会进步和石油行业的竞争发展,石油信息化建设成为必然趋势。

    • The company announced this week that it had won a $120 million contract to provide network services support to the U. S. Postal Service.

      该公司本周还宣布,它已经赢得了价值1.2亿美元合同,为其美国邮政提供网络服务支持。(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陈皓)

    • The paper holds that this can be directly reflected by the proportion of informatization investment.

      企业对信息化需求的强弱程度,直接体现在企业对信息化的投资比例分配上。

词语信息化百科解释:

信息化发展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中国信息化有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距离。中国信息化已走过两个阶段正向第三阶段迈进。第三阶段定位为新兴社会生产力,主要以物联网和云计算为代表,这两项技术掀起了计算机、通信、信息内容的监测与控制的4C革命,网络功能开始为社会各行业和社会生活提供全面应用。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中国政务信息化取得了较大进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06年,中国的政务信息化市场规模为550亿元,同比增长16.4%。至2010年,中国的政务信息化市场规模为1014亿元,同比增长17.5%。未来几年,中国政务信息化市场仍将持续平稳增长,预计2012年中国电子政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390亿元。

中国医疗信息化市场的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已经连续5年保持20%左右的增长率,远高于全球市场5.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截至2010年,中国医疗整体IT市场投资规模达到120多亿元。预计到2014年,中国的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将达到286.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9%。

2010年,中国物流信息化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到18.12亿元。未来几年是物流信息化大发展的几年,物流信息化市场需求增长幅度将超过20%,后几年增长速度更快,2015年增长速度将达到30%以上,保守估计2011-2015年的年均增长率为26.44%,2011年国内市场整体规模将突破20亿元,到2015年中国物流信息化市场规模达到51.12亿元。

此外,电力信息化、金融信息化、酒店信息化等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信息化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文化传播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着突出的问题。在社会信息化、政务信息化与信息安全建设领域仍有不同程度的不足。随着中国政策的支持和产业问题的解决,中国信息化将进一步向着纵深方向发展。

信息化概念

  1. 一般定义

    信息化的概念起源于60年代的日本,首先是由日本学者梅棹忠夫提出来的,而后被译成英文传播到西方,西方社会普遍使用“信息社会”和“信息化”的概念是70年代后期才开始的。

    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对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国家信息化就是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实现信息化就要构筑和完善6个要素(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建设国家信息网络,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发展信息技术和产业,培育信息化人才,制定和完善信息化政策)的国家信息化体系。

  2. 标准定义

    信息化代表了一种信息技术被高度应用,信息资源被高度共享,从而使得人的智能潜力以及社会物质资源潜力被充分发挥,个人行为、组织决策和社会运行趋于合理化的理想状态。同时信息化也是IT产业发展与IT在社会经济各部门扩散的基础之上的,不断运用IT改造传统的经济、社会结构从而通往如前所述的理想状态的一段持续的过程。

  3. 此定义综合了以下学者的定义

    ⑴1963年,日本学者Tadao Umesao在题为《论信息产业》的文章中,提出“信息化是指通讯现代化、计算机化和行为合理化的总称。”其中行为合理化是指人类按公认的合理准则与规范进行;通讯现代化是指社会活动中的信息交流基于现代通信技术基础上进行的过程;计算机化是社会组织和组织间信息的产生、存储、处理(或控制)、传递等广泛采用先进计算机技术和设备管理的过程,而现代通信技术是在计算机控制与管理下实现的。因此,社会计算机化的程度是衡量社会是否进入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⑵林毅夫等指出:“所谓信息化,是指建立在IT产业发展与IT在社会经济各部门扩散的基础之上,运用IT改造传统的经济、社会结构的过程”。

    ⑶赵苹等给信息化所下的定义则是:“信息化是指人们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达到较高的程度,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推动人的智能潜力和社会物质资源潜力充分发挥,使社会经济向高效、优质方向发展的历史进程”。

  4. 信息化生产力

    信息化生产力是迄今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它要求要有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一切不适应该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将随之改变。完整的信息化内涵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

    ⑴信息网络体系,包括信息资源,各种信息系统,公用通信网络平台等。

    ⑵信息产业基础,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信息装备制造,信息咨询服务等。

    ⑶社会运行环境,包括现代工农业、管理体制、政策法律、规章制度、文化教育、道德观念等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

    ⑷效用积累过程,包括劳动者素质,国家现代化水平,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不断进步等。

信息化建设

  1. 简介

    信息化建设指品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支撑品牌管理的手段和过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企业信息化已成为品牌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品牌应该采取积极的对策措施,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进程。品牌2.0理论指出,信息化建设是品牌母体树冠部分的支持网络,庞大的品牌识别系统必须对应有强大的信息化建设体系,如果信息化建设不能满足品牌识别系统的要求,品牌识别系统也将受到伤害,会自动调低到现有的信息化建设体系可以支撑的大小,这是品牌母体的自我调整过程。根据这个原理可以解释一种现象:为什么有的品牌进行了很好的品牌识别系统设计,初看起来是一个极具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品牌,但却不能持久,并马上出现了负品牌效应(品牌的负面元素暴露进行损害品牌的美誉度)。

    2022年2月23日,全国人大代表工作信息化平台正式启用,将实现代表议案建议提出、交办、办理、沟通、答复、反馈、查询全环节在线办理。

  2. 内涵

    信息化建设包括了企业规模,企业在电话通讯、网站、电子商务方面的投入情况,在客户资源管理、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建设成就等。信息化建设是品牌生产、销售、服务各环节的核心支撑平台,并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的不断深入显得越来越重要,未来甚至许多企业就是只依靠信息化建设而生存。

    品牌指数数据模型中的信息化建设权值为10分,当品牌在企业规模、通讯系统、网络、电子商务、客户资源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有正向的建设内容时,品牌指数将给予加分。

    在品牌2.0理论体系中,信息化建设作为品牌母体树冠部分的支撑物,同属自触点,也就是品牌母体可以主导的部分。

    品牌信息化建设必须详细分析、系统实施。品牌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必须根据该品牌的情况因地制宜地实施,千万别好高骛远,在中国,信息化建设失败的案例极其常见,尤其是CRM、ERP领域。对品牌来说,错误的信息化建设决策有可能带来比未进行有效信息化建设更大的风险。

信息化解决方案

实现企业管理产销一体化,主要业务与财务管理的集成,推进企业全面面向市场和适应市场的变化,促使企业管理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化、精细化,全面提升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在企业工程建设和规模扩张的同时,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和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协同商务、协同竞争为商业运作模式,通过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集成技术,达到对整个企业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业务流和价值流的有效规划和控制,从而将企业和客户、供应商、销售商和服务商等合作伙伴连接成一个完整的价值链结构。

IT需求,即用户对信息技术方面的需求,这个需求可描述为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通常用“信息化”来表示,因此,信息化解决方案也可以说是IT解决方案。

对信息化建设有贡献的企业,中国信息化机构会授予企业一定荣誉,深圳市昕网格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2011年获得了中国行业信息化突出贡献企业奖。这也是中国政府机构促进中国信息化发展的一大举措。

信息化平台

不少企业常常面临沟通不畅,信息无法及时获得,管理效率低下,资源和资源之间各自为政,难以统一管理和协调的现状。尤其是当企业业务流程日益复杂,业务与业务之间关联与交叉频繁;人与人,部门与部门,企业与企业的沟通和协作愈发凸现重要性的时候,企业更需要打破各种沟通和管理的屏障,实现对管理和运营各环节的掌控、调配和协作。而引进一套能充分发挥出协同理念和协同应用的OA办公系统,能有效帮助企业突破以上发展瓶颈。

  1. 知识管理平台

    建立学习型企业,更好的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系统性地利用企业积累的信息资源、专家技能,改进企业的创新能力、快速响应能力,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的技能素质。

  2. 日常办公平台

    将自己的日常安排、任务变更等集成在一个平台下,改变了传统的集中一室的办公方式,扩大了办公区域。通过网络的连接,用户可在家中、城市各地甚至世界各个角落随时办公..

  3. 信息集成平台

    对于一些使用ERP系统的企业,已存在的生产、销售、财务等一些企业经营管理业务数据,对企业的经营运作起着关键性作用,但它们都是相对独立、静态的;

  4. 信息发布平台

    建立信息发布平台的标准流程,规范化运作,为企业的信息发布、交流提供一个有效场所,使企业的规章制度、新闻简报、技术交流、公告事项等都能及时传播,而企业员工也能借此及时获知企业的发展动态。

  5. 协同工作平台

    将企业各类业务集成到OA办公系统当中,制定标准,将企业的传统垂直化领导模式转化为基于项目或任务的“扁平式管理”模式,使普通员工与管理层之间的距离在物理空间上缩小的同时,心理距离也逐渐缩小,从而提高企业团队化协作能力,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创造力。

  6. 公文流转平台

    企业往往难以解决公文流转,总觉得文件应该留下痕迹,但是在信息化阶段,改变企业传统纸质公文办公模式,企业内外部的收发文、呈批件、文件管理、档案管理、报表传递、会议通知等均采用电子起草、传阅、审批、会签、签发、归档等电子化流转方式,同样可以留下痕迹,真正实现无纸化办公。

  7. 企业通信平台

    也就是企业范围内的电子邮件系统,使企业内部通信与信息交流快捷流畅,同时便于信息的管理。

信息化特性

信息化趋势: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OA选型问题讨论从未停止过,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但也不难看出随着成长型企业认识到信息化重要性之外,政府对于企业信息化的普及程度也加大了助推力度。

六大特性最受企业青睐:

⒈易用性:

易用性对软件推广来说最重要,是能否帮助客户成功应用的首要因素,故在产品的开发设计上尤为重点考虑。一套软件功能再强大,但如果不易用,用户会产生抵触情绪,很难向下推广。

⒉健壮性

健壮性表现为软件能支撑大并发用户数,支持大的数据量,使用多年以后速度、性能不会受到影响。

⒊平台化、灵活性、拓展性

通过自定义平台,可以实现在不修改一行源代码的前提下,通过应用人员就可以搭建功能模块,及小型业务系统,从而实现系统的自我成长。同时通过门户自定义、知识平台自定义、工作流程自定义、数据库自定义、模块自定义,以及大量的设置和开关;让各级系统维护人员对系统的控制力大大加强。

⒋安全性

系统能够支持WINDOWS、LINUX、UNⅨ等各种操作系统,对安全性要求高的用户通常将系统部署在LINUX平台,同时,从流程、公文、普通文件等在传输和存储上都是绝对加密的,系统本身有严格的思维管理权限、IP地址登录范围限制、关键操作的日志记录、电子签章和流程的绑定等等多种方式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

⒌门户化、整合性

协同办公系统只是起点,后续必然会逐步增加更多的系统建设,如何将各个孤立的系统协同起来,以综合性的管理平台将数据统一展示给用户,选择具有拓展性的协同办公系统就成为向后一体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技术上:产品底层设计选择了整合性强的技术架构,系统内预留了大量接口,为整合其他系统提供了技术保障

经验上:成功实施了大量系统整合案例,丰富的系统整合经验确保系统整合达到客户预期的效果

⒍移动性

信息化平台嵌入手机,使用户通过手机也可以方便使用信息化服务。

信息化层次

  1. 产品信息化

    产品信息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含两层意思:一是产品所含各类信息比重日益增大、物质

    比重日益降低,产品日益由物质产品的特征向信息产品的特征迈进;二是越来越多的产品中嵌入了智能化元器件,使产品具有越来越强的信息处理功能。

  2. 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指企业在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管理、经营等多个环节中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并大力培养信息人才,完善信息服务,加速建设企业信息系统。

  3. 产业信息化

    指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大力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建立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和网络,实现产业内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与重组,从而实现产业的升级。

  4. 国民经济信息化

    指在经济大系统内实现统一的信息大流动,使金融、贸易、投资、计划、通关、营销等组成一个信息大系统,使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经济的四个环节通过信息进一步联成一个整体。国民经济信息化是各国急需实现的目标。

  5. 社会生活信息化

    指包括经济、科技、教育、军事、政务、日常生活等在内的整个社会体系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各种信息网络,大力开发有关人们日常生活的信息内容,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拓展人们的活动时空。等社会生活极大程度信息化以后,我们也就进入了信息社会。

信息化作用

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信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尝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种论述:一种是将信息化的作用概括为支柱作用与改造作用两个方面;另一种是将信息化的作用概括为先导作用、软化作用、替代作用、增值作用与优化作用等五个方面。这些观点对充分认识信息化的经济功能(或作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此不可忽视。信息化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信息产业的经济作用予以体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信息产业的支柱

    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支柱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⑴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信息产业以3倍于国民经济的速度发展,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比重不断攀升,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率不断提高,间接贡献率稳步提高。⑵信息产业将发展成为最大的产业。到2005年年底,中国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占全国外贸出口比重将超过30%,其在国家外贸出口中的支柱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各产业中位居前列,将发展成为最大的产业。

  2. 信息产业的基础

    信息产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这一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⑴通信网络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网络与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强大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是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的根本保障。⑵信息技术和装备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各国争夺科技、经济、军事主导权和制高点的战略性产业。

  3. 信息产业的先导

    信息产业是国家经济的先导产业。这一作用体现在4个方面:⑴信息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和社会再生产的基础。⑵信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群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带动其他高新技术产业腾飞的龙头产业。⑶信息产业的不断拓展,信息技术向国民经济各领域的不断渗透,将创造出新的产业门类。⑷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缩短技术创新的周期,极大提高国家的知识创新能力。

  4. 信息产业的核心

    信息产业是推进国家信息化、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核心产业。这一作用体现在3个方面:⑴通信网络和信息技术装备是国家信息化的物资基础和主要动力。⑵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信息产品的广泛应用,将推动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⑶信息产业的发展大量降低物资消耗和交易成本,对实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集约型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信息化主要问题

  1. 规模小和质量不高

    信息产业在总量上具有相当规模,但总体规模小,质量并不高。在经济发达国家,信息产业已成为第一、第二大产业,而中国信息产品制造业在全国工业行业中仅排7到8位。中国信息产业的总量水平也较低,仅接近于1990年前后新加坡、英国的水平。在全球电子信息产品市场份额中,美国占30% 以上,日本占20% 以上,而中国仅占3.5%。

  2. 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差

    总体技术水平低,自主创新能力差。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信息技术水平相比,中国技术水平的差距主要是技术创新能力差,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极为不足,信息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中国VCD产量虽然居世界第一位,但VCD的关键元器件解码芯片和机芯却都需要进口;中国彩色电视机的批量生产国产化率已在95%以上,但芯片和显像管的技术却掌握在外国企业手里。此外,中国国产集成电路生产水平不高,产品档次很低,市场占有率仅为20% ;,高档产品无力生产,也只能依赖进口。到目前为止,芯片、软件、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核心软件等一些关键技术,仍由发达国家所主宰,业已成为制约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自主发展的主要瓶颈。

  3. 结构不合理

    信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结构性矛盾仍然未能从根本上得到缓解。电信支撑网建设和业务发展滞后于通信能力发展;通信产品制造业发展又滞后于网络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发展协调不够。邮政的资产结构、业务结构不合理,基础业务增长缓慢,业务拓展和市场开发比较薄弱,网络布局及服务手段、管理体制及经营机制还不适应市场需要。电子行业结构性矛盾仍然较突出。由于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一些地区和部门争上热门产品、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的现象屡禁不止。特别是,在VCD、移动通信、手提电脑等制造设备方面,存在品牌过多、分散经营、产品雷同、重复生产的不正常现象,既浪费了有限的资源,也不利于企业竞争。

  4. 档次不高,附加值低,营销能力较弱

    出口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低,营销能力较弱。中国信息产业出口从总体上看,仍处于粗放型和劳动密集型阶段。虽然近几年中国信息技术产品在不断优化,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从根上本扭转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的不利局面。两难境地是:出口电子产品多数属于低档次的、低附加值的产品,而进口的电子产品则多数属于高档次的、高附加值的产品。1998年,中国出口的有线电话机平均单价为12.23美元/台,而进口电话机平均单价则高达190.35美元/台,进口平均单价是出口平均单价的15.56倍。与境外的信息企业营销能力相比,中国信息营销能力还有很多不足:营销体系不健全;进出口权还受到很大的限制;市场占有的层次较低。

  5. 开发能力不足

    信息技术发展相对滞后,开发能力明显不足。中国基础信息技术产业和软件产业技术水平还很落后,不少产品设计技术与生产技术要依赖进口才能解决。有相当比例的电子信息产品生产还处于引进和模仿阶段,自主创新生产比重还相当低。致使一些尖端产品与美国、日本相比至少落后10年以上,一般信息技术要相差2—3个发展阶段。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加大了电子信息产品的投入,但开发能力仍然严重不足。研究开发经费的比例偏低,严重制约了中国信息产业的技术创新,阻碍了电子信息产品档次的提高和附加值的增加。此外,电子信息产品科研成果的转化率也很低:一般发达国家都在75% 以上,而中国的转化率仅为15% 。

 
辞洋 - 辞海网络版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