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利济巷,语音朗读:热度:219

词语利济巷拆分为汉字: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字字源来历,字演变

……

济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济字字源来历,济字演变

1. 济 [jì]2. 济 [jǐ]济 [jì]渡,过河:同舟共~。对困苦的人加以帮助:~世。救~。赈~。周~。接~。补益:无~于事。济 [jǐ]〔~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国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濟)……

巷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巷字字源来历,巷字演变

1. 巷 [xiàng]2. 巷 [hàng]巷 [xiàng]胡同,里弄:小~。陋~。穷~。~陌(街道)。~战(在城市街巷里进行的战斗)。穷街陋~。巷 [hàng]〔~道〕采矿或探矿时挖的坑道。义同(一)。……

 

查询词语:利济巷

汉语拼音:lì jì xiàng

 

词语利济巷百科解释:

1.南京利济巷

南京利济巷,因此处设有慰安所旧址陈列馆而闻名。

利济巷慰安所旧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利济巷2号,是亚洲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慰安所旧址,也是唯一一处被在世慰安妇指认过的慰安所建筑,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分馆。[1] 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由8栋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建成,原由国民党中将杨普庆于1935年至1937年间建造,名为“普庆新村”,日军侵占南京后,将此处改造为“东云慰安所”和“故乡楼慰安所”,是唯一还在世的韩国“慰安妇”朴永心指认的慰安所。

因利济巷旧址为原址修复,先天就存在空间相对狭小,楼梯陡峭的特殊情况,为保护老宅,陈列馆不具备接待大客流的条件,因此无法接待团队参观,包括旅行团队。预约参观对象为18岁以上人群,预约方式为网络预约,时间为每日9:00—16:30,周日、周一及法定节假日闭馆。

2.芜湖利济巷

吉和街天主堂通往江边二号码头,过去有一条利济巷,全长174米,宽4米,弹石路面。1938年,因利济公司得名。利济公司是李漱兰堂主人李经方创办的内河航运公司,取名利济有双重涵义,一是利于渡水,二是谐音“李记”,即为李氏家族所有。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戊戌变法,史称“百日维新”,芜湖、无为等地商人借机创办轮船公司,各家不过只有两三艘小火轮,并不成气候。李经方见内河航运有利可图,投资本洋30万元,创办了利济公司,公司设在江边(原人民饭店是其旧址),开辟了巢湖、合肥、大通、安庆、南京等地航线,拥有小火轮3条,芜安号(至安庆)、芜泰号(至巢县、合肥)、芜通号(至大通)。另有木拖船10多条,专用于载货。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又增置小火轮5艘:飞骑号、芜濡号、增利浦号、丰乐和号、宣城号和一些木拖驳。这样,利济便拥有8艘小火轮,近40只木拖驳,8处码头和多座货栈,客货皆载,垄断了青弋江下游和芜湖至裕溪口、运槽河、巢湖抵合肥的水运市场。1911年辛亥革命后,利济公司继续营运。

1937年抗战爆发,日寇侵占芜湖,利济公司遭到了灭顶之灾,船只有的被国民党军队征调运兵,从此下落不明;有的逃难溯江而上,途中沉没,有的被日机炸沉,增利浦号是燃油的快船,在刘家渡搁浅,被当地农民拆分了,木拖驳均废弃毁坏。从1898年算起,利济正好历经40年的风雨而收歇。

2000年兴建吉和广场,利济巷从此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