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克己复礼,语音朗读:热度:60

词语克己复礼拆分为汉字:

克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克字字源来历,克字演变

能够:~勤~俭。战胜,攻下:攻~。~复(战胜敌人并收回失地)。制伏:~服。~制。~己奉公。以柔~刚。严格限定:~日。~期。~扣。消化:~食。公制重量单位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中国西藏地方的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市斤;亦是……

己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己字字源来历,己字演变

对别人称本身:自~。知~。反求诸~。推~及人。~所不欲,勿施于人。天干的第六位,用作顺序第六的代称。……

复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复字字源来历,复字演变

回去,返:反~。往~。回答,回报:~命。~信。~仇。还原,使如前:~旧。~婚。~职。光~。~辟。再,重来:~习。~诊。~审。~现。~议。许多的,不是单一的:重(chóng)~。繁~。~杂。~姓。……

礼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礼字字源来历,礼字演变

社会生活中,由于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仪节:婚~。丧(sāng)~。典~。符合统治者整体利益的行为准则:~教(jiào)。~治。克己复~。表示尊敬的态度和动作:~让。~遇。~赞。~尚往来。先~后兵。表示庆贺、友好或敬意所赠之物:~物。~……

 

查询词语:克己复礼

汉语拼音:kè jǐ fù lǐ

 

词语克己复礼基本解释

克己复礼,汉语拼音:kè jǐ fù lǐ,是一则成语,克,约束,克制。复,回归。礼,周礼,用以区别尊卑贵贱的社会制度及与之相应的礼节仪式,指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举止合乎礼节;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

克已复礼: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符合周礼。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论语·颜渊》。

 

词语克己复礼详细解释

克己复礼是一则成语,是孔子表述为仁的途径和方法。

克己复礼成语出处

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工①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②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③。”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④斯语矣。”(《论语·颜渊》)

【注释】

①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②归仁: 归:赞美。仁,即仁道。

③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

④事:从事,照着去做。

【评析】

“克已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已,二是复礼。克已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克己复礼成语寓意

礼,使道德变得可以操作,可以践行,也使仁的内在品质有了评判的外在依据。礼的本质是仁爱。如果人们都能够依礼行事、非礼不行,那么人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的人格,从而成为一个“仁者”。

克己复礼成语运用

  1. 成文用法

    “克己复礼”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指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言行举止合乎礼节。

  2. 运用示例

    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四六·李重传》:“然古之厉行高尚之士,或栖身岩穴,或隐迹丘园,或克己复礼,或耄期称道,出处默语,唯义所在。”

    明·无名氏《紫泥宣》第一折:“小官公谨忠信,克己复礼,奉公守法,正直无私。”

    清·高珩《聊斋志异〉序》:“夫人但知居仁由义,克己复礼,足为善人君子矣。”



 

词语克己复礼双语例句

双语例句
    • Confucius' concept of harmony is completely for self-restraint & returning to rites.

      孔子的和谐观完全是为了“克己复礼”。

词语克己复礼百科解释:

克己复礼成语故事

孔子带学生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却一直未能得到施展的机会,穷困潦倒之际,被困于陈、蔡的山野之中,连续困了七天,没有食物可以吃。弟子们饿了好几天,个个面黄肌瘦,心中充满忧虑。而孔子依然每天不断地学习,没有丝毫的埋怨与担忧。

子贡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突破重围,好不容易才买来一袋米,希望给大家解解饥。颜回和子路赶紧在靠墙的地方生火做饭。饭快熟的时候,恰巧屋上有团黑灰掉落在饭上,颜回觉得扔掉沾灰的饭可惜,就夹起来吃掉了。子贡和子路去井边打水,子贡一回头,正好看见颜回在用手抓饭吃。子贡当即很生气,认为颜回偷饭吃的行为有辱君子的操守,但他没有上前质问颜回,而是去问孔子:“仁德清廉的人,也会因穷困而改变气节吗?”孔子说:“如果因穷困就改变气节,那怎么还能算仁德清廉呢?”子贡便将看见颜回偷饭的事告诉了孔子。

孔子听后并没有感到惊讶,说:“我相信颜回的人品,我认识他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虽然你这么说,但我还是不能因为这一件事就怀疑他,可能其中有什么缘故。你等一下,我来问问他。”

于是孔子把颜回叫过来,对他说:“我前几天夜里梦见了先人,这大概是神在启发佑助我。你把做好的饭端进来,我要祭奠一下先人。”颜回惶恐地对孔子说:“老师,刚才有团黑灰掉到锅里,留在饭里不干净,丢掉又可惜,我就把它吃了,用吃过的饭来祭祀先人,是不恭敬的。”孔子说:“原来如此,那就算了,我们一起去吃饭吧。”等颜回离开后,孔子望了一眼子贡,说:“颜回是什么样的人,你已经明白了吧?”

孔子复怎样的“礼”?

子日:“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孔子推崇的是周礼。

夏尚忠(诚信敦厚),商尚敬(崇鬼神),周尚文(礼乐制度),借鉴了夏商两代之文明精华,集完备的典章制度和有效的人文文化于一体。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内容无所不包。

周公的名字叫周公旦,历史上通称周公,他哥哥是周武王,兄弟俩非常相爱、非常和睦。周武王在生病时,周公在神明面前写了一篇祈祷文,当着太王、王季、文王的灵位面前起誓,周公说:“舍掉我的寿命,把我的寿命给我的兄长,让他能继续安定天下吧!”读完祈祷文,周公就将这一卷祈祷文放在祭祀祖宗的太庙里面。心诚则灵!周武王的身体果然好了。《中庸》说:至诚如神。”真理之论也!

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以后,过了两年就病死了,他的儿子姬诵继承王位,这就是周成王。那时候,周成王才十三岁,刚建立的周王朝还不大稳固。于是,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助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是代理天子的职权。这个时候,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就开始散播谣言,说周公想篡位。周公听到这样的谣言之后,为了不让他的侄儿为难,就自己辞职到山东去居住了。

有一天,成王看到天气很好,就带着人马到宫廷外去看看,走在路上,突然天上狂风大作、雷雨交加,这时成王就感觉到一定是他有一些做法不妥当,上天才会有这些异象产生。

于是,成王就到太庙去祭祀,成王就发现了周公祈祷周武王延寿的这篇祈祷文,成王打开祈祷文一看,当看到周公宁愿让自己折寿而祈求兄长武王能够延寿的情真意切的话语时,成王内心非常的感动,非常的惭愧:这么好的叔叔,我居然听信谣言,还让叔叔到比较偏远的地方去。结果成王亲自到山东把周公请回来,请周公制礼作乐。

所以,周朝建国以来的人文文化都是由周公一手整理并付诸实行的。从周成王到他的儿子康王两代,前后约五十多年,是周朝强盛和统一的时期,历史上叫做“成康之治”。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不复见周公!”

主谓倒装,强调了程度之“甚”和时间之“久”,反映了孔子对礼制失落的悲凉心情,体现了孔子对西周礼制的无限思慕。

 
辞洋 - 辞海网络版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