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洋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辞洋以字查词,兼有汉语字典、汉语词典、辞海和百科词典的主要功能,为您提供包括汉字解释、词语大全、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汉字读音等内容。
辞洋是一部大型综合性网络汉语辞典,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辞典,以期更好地帮助用户。
辞洋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7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个“樊”字本为会意兼形声的字。①是金文的形体,上部为篱笆之形,下部是一双手,表示双手编织篱笆。该字的上部既表意也表音。②是小篆的形体,省掉了两只手,颇像园圃周围的篱笆的样子。③也是小篆的形体,由金文演变而来。④是楷书的写法。
《说文》:“樊,鸷(鷙)不行也。”许慎说的是引申义。“樊”字的本义是“篱笆”,如《诗经•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大意是:嗡嗡飞舞的大苍蝇,停在园圃的篱笆上。由名词“篱笆”可以引申为动词筑篱笆,如《诗经•齐风•东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瞿。”“狂夫”,指监工的小吏。其大意是:砍柳条给菜园筑篱笆,狂夫吓得左右瞧。篱笆有围拢作用,所以“樊”又可以引申为关鸟的“笼子”,如《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qí)畜乎樊中。”“蕲”通“期”,当“希望”讲。也就是说:泽地的野鸡十步吃一口,百步喝一口,决不希望关在笼子里。
篱笆均在边缘,所以“樊”又可以引申为“边”,如《庄子•则阳》:“夏则休乎山樊。”所谓“山樊”,也就是指山边。
——左民安《细说汉字》
形声字。《说文》:“樊,鸷不行也。从,从棥,棥亦声。”“樊”是“
”上加声符而成的形声字,详见“
”部字系。此字也不能排除从棥、
声的可能性。“棥”是樊篱的象形,两“木”之间是绳网,用来阻止使不得行,它就是“樊篱”之“樊”的本字。前人已指出“鸷”是“絷”之误,正是羁绊使不得行的意思,与“棥”的本义相合。凡是在本字上再加声旁的后起形声字,作为形旁的本字既有表意作用,也有表音作用,都是双声字。《说文》以“
”为形旁,似不如理解为声旁更合乎实际。
——李学勤《字源》
棥 𤕩
𬄀
读音:fán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金文5;
楚简;
小篆樊;
小篆棥;
小篆藩;
隶书
“樊”、“棥”、“藩”均指藩篱,篱笆,是音同义近的三个字。“棥”字属象形兼会意字,将树木的枝杈编结起来成为一道阻隔墙。《说文》:“棥,藩也。从爻,从林。”此义小篆也写作“”(藩)。《说文》:“藩,屏也。”而“樊”字则是在“棥”下面加表示双手的“癶”(读pān),表示用双手将树枝编织在一起。金文、小篆字形近似,写作“
、
”。此字后借用为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