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汉字“烟”,烟字的本义、烟字演变及起源

作者:佚名;来源:网络;时间:2023-03-06 16:50;阅读:308

image.png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这个“烟”字本为会意字。古玺文①的上部为“窗”,左下角为“火”,右下角为“手”,表示手执火而燃烧,烟自窗出。②是小篆的形体,变成了“从火,垔声”的形声字了。③是楷书异体字的写法,现已废除。④为保留使用的“烟”字,也是形声字,但其笔画较少,书写方便。

《说文》:“烟,火气也。”“烟”字的本义为“炊烟”,借指“人家”、“住户”,如《史记•律书》:“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刘禹锡《竹枝词》:“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烟花”一词多指春天艳丽的景物,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可是《还牢末》“烟花新眷爱”中的“烟花”却是指妓女,“烟花”变成妓女的代称。

请注意:“烟煴”指的是天地之蒸气,这里的“烟”应读作yīn,有时也写作“絪緼”。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image.png

形声字。从火,垔声。本义为物质燃烧时产生的气体。《说文》:“煙,火气也。从火,垔声。烟,或从因。image.png,古文。image.png,籀文从宀。”《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周礼·秋官·蝈氏》:“以其煙被之,则凡水虫无声。”泛指烟状物质,如云、雾等。由燃烧时产生的气体引申指烟熏所积的黑灰,即煤炱。特指某些能产生烟的东西,如烟草、烟草制品、鸦片等。金文从宀、从火、禋省声;籀文构形与金文略近,从宀、从火、垔声,《说文》古文省去“火”;小篆成左右结构,左“火”、右“垔”,或体作左“火”、右“因”;隶楷文字由小篆演变而来。按,“垔”下的“土”本或为“火”之讹。由此推测,“垔”应即“煙”之会意本字,从火烧树叶形会烟气之意。“煙”由“垔”重加“火”旁而来。“烟”中的声符“因”则可能是树叶形的声符化变体。现代汉字整理时,“煙”作为“烟”的异体字被淘汰。(郭小武 叶青)

——李学勤《字源》

烟的异体字

煙 𠖜 𠖣 𡇽 𡨾 烟 𤊗 㷑 𤏯 𤎟          𤇆  𤌪    𤎆 𤰓

烟字汉字字源解析及烟字的演变

烟(煙,禋)字象形文

读音:yān
金文1;金文2;金文3;金文4;说文籀文;说文古文;小篆煙;小篆禋;小篆烟;隶书煙;隶书禋;隶书烟


“烟”是物体燃烧时产生的气状物。《说文》:“烟,火气也。”“烟”字的金文、“说文籀文”写作“”。上边是表示房屋的“宀”(读 mián),里边有表示祭祀的“示”和表示窗口的“囱”(读chuāng)及火烟的“火”,一目了然。金文3-4写作“”,去掉表示房屋的“宀”。其中金文4增加了表示“酒”类祭品的“酉”字,更加详尽地描绘出祭祀的场面,淡化了“烟”的含义,更加倾向祭祀义。“说文古文”省去“示”和“火”保留了“说文籀文”的“”(垔,读yīn,堵塞),仍能使人联想到室内有火,窗口堵塞,自然有烟。小篆就此写作“”(从“火”和“垔”的会意字)和“”(从“火”、“因”声的形声字和“因火生烟”的会意字),隶书《孟孝琚碑》等写作“、 ”。

标签:细说汉字,烟字本义,烟字演变,烟字起源,烟会意字,烟形声字,烟甲骨文,烟字源解析,烟字象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