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洋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辞洋以字查词,兼有汉语字典、汉语词典、辞海和百科词典的主要功能,为您提供包括汉字解释、词语大全、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汉字读音等内容。
辞洋是一部大型综合性网络汉语辞典,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辞典,以期更好地帮助用户。
辞洋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7
贺知章的名诗《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这个“离家”当然是指“人”离家了。可是甲骨文①却以“屋内有豕(猪)”为“家”。从这个字可以看出,在上古人们的牧业是从养猪开始的,可见猪对人之重要。“家”字是个会意字,你看金文②那就更形象了,外面是屋,屋内有一只头朝下的猪。小篆③是屋内有“豕”(猪)。④是楷书的写法,与小篆大体相同。
“家”的本义即家庭。《韩非子·显学》:“儒者破家而葬,服丧三年。”这是说:儒家主张倾家荡产举行丧礼,守孝三年。“家”字有时也作谦称,如和外人谈起自己家中的长辈,则称家兄、家父(或家尊)等。
“家法”,本为族权下家长用来统治家族的法规,后来则引申为家长责打奴仆或子女的用具,如:“叫丫环取家法过来,待我赏他个下马威。”(李渔《蜃中楼·抗姻》)至于“一回家和衣睡,一回家披衣坐”(《西厢记》)里的“家”是个虚字,“一回家”即“一会儿”的意思。
——左民安《细说汉字》
会意兼形声字。《说文》:“家,居也。从宀,豭省声。”又说:“豭,牡豕也。”此说有据。在商代甲骨文中,“家”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宀”(房屋的象形)中的豕为雄性的(腹部有突出的雄性生殖器),另一种较简单的写法,不强调性别。突出雄性生殖器的“豕”应是“豭”的象形初文,是兼称声符的。而不强调性别的“豕”则是省形。到了周代金文中以不强调性别的写法为主,后世的“家”字就是由这种写法演变而成。在商代甲骨文中,“家”中的“豕”大多是画出猪体的轮廓,也有只画出猪体的线条的,周代金文的“家”是由这种简便的写法演变而成。在甲骨文中出现了省略像豕的前蹄的笔画的写法,但周代金文则是由甲骨文的完整写法演变而成。另外,在周代金文中“豕”的原像猪的后蹄和猪尾的笔画是连成一笔的,一直到西汉隶书中才分成两笔,到了东汉隶书中又分成三笔,书写更便利了。(张玉金)
——李学勤《字源》
𠖔 宊 𡧚 𡩙 𡩅 𡩀 𡩵 𡩚
傢
读音:jiā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金文1;
金文2;
金文3;
金文4;
金文5;
金文6;
说文古文;
小篆;
隶书
“家”指人的居所。《说文》:“家,居也。从宀,豭省声。”甲骨文、金文写作“、
、
”。上边是表示房屋的“宀”(读mián),里边是非常形象的豭(读jiā,公猪)形。《说文》将“豭”省去“叚”用“豕”作声符,不确。此字有两层意思:一、“豭”是公猪,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借此表示成家是为了繁衍族群,这是“家”的本义; 二、“家”字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古代人类与家畜同居的情景。“说文古文”、小篆写作“
、
”,逐步失去猪形而定格“豕”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