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洋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辞洋以字查词,兼有汉语字典、汉语词典、辞海和百科词典的主要功能,为您提供包括汉字解释、词语大全、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汉字读音等内容。
辞洋是一部大型综合性网络汉语辞典,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辞典,以期更好地帮助用户。
辞洋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7
这是“孟冬之月”的“孟”字,本为会意字。①是金文的形体,像器中有一个婴儿(子),表示给初生婴儿冲洗。②是小篆的形体,下部写作“皿”。③为楷书的写法。
《说文》:“孟,长也。”其实,其本义是“始”、“首先’,“长”只是“孟”字的引申义。也就是说,初生婴儿,首先就要洗个“降生澡”。由“始”之义可以引申为排行第一,如《史记·鲁周公世家》:“见孟女,说(悦)而爱之。”所谓“孟女”,就是第一个女儿。“第一”就有“老大”、“长”之义,如“孟兄”就是长兄。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也可以称“孟”,如曹操《步出夏门行·冬十月》:“孟冬十月,北风徘徊。”所谓“孟冬”也就是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十月。
请注意:在《诗经·郑风·有女同车》中有“彼美孟姜”一句诗。若将“孟姜”理解为哭长城的“孟姜女”,那就错了。春秋时齐为大国,并且齐姓姜,所以“孟姜”是指齐国国君的长女。
——左民安《细说汉字》
形声字。《说文》:“孟,长也。从子,皿声。”该字在商代金文中是个会意字,从子从“”,至周代金文,所从的“
”演进为“皿”,该字遂分为二系:一系“皿”中有水,后又省“皿”,演进为《说文》古文;一系秉袭商代金文,后来演进为《说文》小篆与隶书。因为由容器形讹而来的“皿”字与“孟”字读音相同(均属明纽阳部),故而许慎曰:“从子,皿声。”“孟”本义为首生,也就是排行中的“长”,亦即老大。《说文》:“孟,长也。”引申为始。《楚辞离骚》:“摄提贞下孟陬兮。”王逸注:“孟,始也。”(李义海)
——李学勤《字源》
“孟”是兄弟姊妹中排行最大的,也称伯。《说文》: “孟,长也。”
《左传·隐公元年》: “惠公元妃孟子。” 远古时人类有食长子的野蛮习俗。
金文象一小儿被当食物装在器皿中。后来食子的恶习改为以长子祭祀神主。另一说是,小儿在器皿中是为新生儿洗澡,俗称“洗三” 。又因 “洗三” 是人生下来的第一件事,故有开始的意思。如农历的每个季节的第一个月称为孟月。
金文字形写法很多,但基本构成相同。小篆与金文变化不大。汉隶书( 《朝侯小子残石》 )将篆书的圆弧笔画抻平拉直,脱离出象形字的窠臼。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