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汉字“瓜”,瓜字的本义、瓜字演变及起源

作者:佚名;来源:网络;时间:2023-03-09 16:37;阅读:299

image.png

“瓜熟蒂落”,“瓜”字是个象形字。你看金文①中间的大瓜还结在蔓上,其向右下方伸展的一笔是瓜须的形象。小篆②的“瓜”变小了,但仍有瓜形。③是楷书的写法,这么一变就不像瓜的样子了,但仍然可以看出楷书与金、篆文字一脉相承。

“瓜”是个总称,要细分的话,瓜的种类就很多了。古代用“瓜”字组成的词也是很多的,如“瓜代”一词在古书中时常碰到,这是说某人任职期满,由他人继任称为“瓜代”。此典出在《左传•庄公八年》:齐侯要连称和管至父二人守卫葵丘,到瓜熟时就派人接替,这就叫“及瓜而代”。另外,还有“瓜李之人,有口难辩”一说,又是什么意思呢?此典出自古乐府《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大意是:人要防患于未然,有嫌疑的地方不去;正如在瓜田里不要提鞋(怕人疑为弯腰偷瓜),在李子树下不要整帽子(怕人疑为偷摘李子)。所以后世就把“瓜李之人”比作有嫌疑的人;把“瓜田李下”比作有嫌疑的境地。

“瓜”字是个部首字。在汉字中凡由“瓜”字所组成的字大都与“瓜果”有关,如“瓞”、“瓣”等字。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image.png

象形字。像蔓上长的瓜形。本义是各种瓜的通称。《说文》:“瓜,㼌也。”《字汇·瓜部》:“瓜,种类不一,俱从蔓生。” 《诗·豳风·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壶。”引申指瓜熟的时候和头部像瓜的一种武器。还通假为“蜗”。《字汇补·瓜部》:“瓜,与蜗通。”楷书“瓜”保持着篆文的字形轮廓,而与“爪”有区别。(张玉金)

——李学勤《字源》

瓜的异体字

   𠇊 爪 𤓰 苽

瓜字的汉字字源解析及瓜字的演变

image.png

瓜(㼌,瓣,瓠,瓢)字象形文

image.png

瓜字的象形文书画造形

读音:guā
甲骨文;金文;小篆瓜;小篆㼌;小篆瓣;小篆瓠;小篆瓢;汉简;汉帛书;隶书


“瓜”是个部首字。是葫芦科植物,茎蔓生。果实种类很多,分蔬瓜和果瓜。如西瓜、金瓜、丝瓜等。甲骨文中有一“”字,象棚架下垂之瓜形。金文、小篆写作“”,左右象茎蔓,中间象瓜果,十分逼真。汉帛书写作“”,上下茎蔓,中间果实。隶书写作“”,虽成今文,依稀可见与古文字的传承关系。以“瓜”作部首的字有“㼌、瓣、瓠、瓢”等,除“㼌”均是古文字后期衍生出的形声字。“㼌”(读yǔ)指瓜长得弱小。《说文》:“本不胜末,微弱也。从二瓜。”小篆写作“”,用一茎生二(二也表示多)瓜会意瓜小。

标签:细说汉字,瓜字本义,瓜字演变,瓜字起源,瓜字金文,瓜的象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