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汉字“弹”,弹字的本义、弹字演变及起源

作者:佚名;来源:网络;时间:2023-03-20 14:39;阅读:1593

image.png

这是“孤鸿应弹坠荒丘”的“弹”字。甲骨文①是一张弓,在弓上有一个小圆圈,就是弹丸的形象。小篆②变成了笔画繁多的左形(弓)右声(单)的形声字“弹”。③是楷书的写法,基本上同于小篆。④是楷书简化字。“弹”的本义就是“弹弓”,如《战国策·赵策四》:“左挟弓,右摄丸。”也就是说:左手夹着弹弓,右手拿着弹丸。这个弹(dàn旦)字本为名词,可是当它作动词用的时候,就应读为tán(坛),有“发射”的意思。比如《左传·宣公二年》: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这就是说:晋灵公这个昏君,在台子上用弹弓射人,来观看人们东奔西跑地躲避弹丸,以此取乐。

请注意:在古典史籍中的“弹射”一词,大都是表明用弹丸射击之义,如陆龟蒙《练渎》诗:“弹射尽高鸟。杯觥醉潜鱼。”可是《三国志·蜀书·盂光传》里“弹射利病”中的“弹射”,那也是用“弹丸射击”的意思吗?错了。这里的“弹”字应读为tán(坛);这个“弹射”是“指摘”之义。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image.png

形声字。从弓,單声。“單”之形声演变,参“單”字条。“單”,简化作“单”,“彈”类推简化作“弹”。《说文》:“弹,行丸也。”本义是弹弓。《战国策·楚策四》:“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执丸,将加己十仞之上。”引申指弹丸。这些意义的“弹”字读为dàn《广韵·寒韵》:“弹,射也。”用弹弓发射。《左传·宣公二年》:“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引申义有用手指敲击、拨或敲乐器,弹劾等。这些意义的“弹”字读为tán。(徐在国)

——李学勤《字源》

弹的异体字

 彈 𢎝 𢎫 𢎲 弹 弾 𢎛      𢎚  𢎬

弹字的汉字字源解析及弹字的演变

弹(𢎫,弦)象形文

读音:dàn
甲骨文1;甲骨文2;甲骨文3;甲骨文4;甲骨文5;小篆弹;小篆𢎫;小篆弦;汉帛书;隶书弹;隶书𢎫;隶书弦


“弹”本指古时的弹弓和弹弓发射的弹丸。《说文》:“弹,行丸也。从弓,单声。”“弹”字甲骨文写作“”或“”,前者是弓弦上有一丸形,表示弹丸,后者弓弦呈虚线形,用弹丸射出后弦在颤抖来表示弹(tán)义。造字者虽匠心巧妙,但仍易与弓、弦等混淆(甲骨文的“弹”也释作“弦”)。所以小篆在弓旁加一声符“单”字,组成“从弓,单声”的形声字,以示弹射;另在弓旁加一“丸”字表示射出的弹丸。隶书写作 “”。

弹字的释义

〈动〉

  1. 用弹弓发射弹丸

    弹,行丸也。——《说文》

  2. 弹击

    新沐者必弹冠。——《楚辞·渔父》

  3. 用手指拨动而演奏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李贺《咏怀》

  4. 批评,揭发

    旌善以兴化,弹邪而矫俗。——《三国志·陶谦传》

  5. 针刺

    弹疽不严,必半复聚。——《资治通鉴》

  6. 测定重量

    拿来天平上弹着。——元·佚名《陈州粜米》

标签:细说汉字,弹字的本义,弹字演变,弹字起源,弹字甲骨文,弹字象形文,弹字的异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