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洋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辞洋以字查词,兼有汉语字典、汉语词典、辞海和百科词典的主要功能,为您提供包括汉字解释、词语大全、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汉字读音等内容。
辞洋是一部大型综合性网络汉语辞典,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辞典,以期更好地帮助用户。
辞洋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7
这是“孤鸿应弹坠荒丘”的“弹”字。甲骨文①是一张弓,在弓上有一个小圆圈,就是弹丸的形象。小篆②变成了笔画繁多的左形(弓)右声(单)的形声字“弹”。③是楷书的写法,基本上同于小篆。④是楷书简化字。“弹”的本义就是“弹弓”,如《战国策·赵策四》:“左挟弓,右摄丸。”也就是说:左手夹着弹弓,右手拿着弹丸。这个弹(dàn旦)字本为名词,可是当它作动词用的时候,就应读为tán(坛),有“发射”的意思。比如《左传·宣公二年》: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这就是说:晋灵公这个昏君,在台子上用弹弓射人,来观看人们东奔西跑地躲避弹丸,以此取乐。
请注意:在古典史籍中的“弹射”一词,大都是表明用弹丸射击之义,如陆龟蒙《练渎》诗:“弹射尽高鸟。杯觥醉潜鱼。”可是《三国志·蜀书·盂光传》里“弹射利病”中的“弹射”,那也是用“弹丸射击”的意思吗?错了。这里的“弹”字应读为tán(坛);这个“弹射”是“指摘”之义。
——左民安《细说汉字》
形声字。从弓,單声。“單”之形声演变,参“單”字条。“單”,简化作“单”,“彈”类推简化作“弹”。《说文》:“弹,行丸也。”本义是弹弓。《战国策·楚策四》:“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执丸,将加己十仞之上。”引申指弹丸。这些意义的“弹”字读为dàn《广韵·寒韵》:“弹,射也。”用弹弓发射。《左传·宣公二年》:“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引申义有用手指敲击、拨或敲乐器,弹劾等。这些意义的“弹”字读为tán。(徐在国)
——李学勤《字源》
彈 𢎝 𢎫 𢎲 弹 弾 𢎛
𢎚
𢎬
读音:dàn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甲骨文4;
甲骨文5;
小篆弹;
小篆𢎫;
小篆弦;
汉帛书;
隶书弹;
隶书𢎫;
隶书弦
“弹”本指古时的弹弓和弹弓发射的弹丸。《说文》:“弹,行丸也。从弓,单声。”“弹”字甲骨文写作“”或“
”,前者是弓弦上有一丸形,表示弹丸,后者弓弦呈虚线形,用弹丸射出后弦在颤抖来表示弹(tán)义。造字者虽匠心巧妙,但仍易与弓、弦等混淆(甲骨文的“弹”也释作“弦”)。所以小篆在弓旁加一声符“单”字,组成“从弓,单声”的形声字,以示弹射;另在弓旁加一“丸”字表示射出的弹丸。隶书写作 “
”。
〈动〉
用弹弓发射弹丸
弹,行丸也。——《说文》
弹击
新沐者必弹冠。——《楚辞·渔父》
用手指拨动而演奏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李贺《咏怀》
批评,揭发
旌善以兴化,弹邪而矫俗。——《三国志·陶谦传》
针刺
弹疽不严,必半复聚。——《资治通鉴》
测定重量
拿来天平上弹着。——元·佚名《陈州粜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