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汉字“之”,之字的本义、演变与起源

作者:佚名;来源:网络;时间:2022-11-20 15:48;阅读:1131

image.png

这是个“之”字。甲骨文①的下部一条横线表示这个地方,上部是一只脚趾朝上的脚,表示“从这里出发”的意思。所以“之”字的本义是“往”的意思。②是金文的形体。③是小篆的形体,大致都与甲骨文的形体相似。④是楷书的形体,它是由小篆蜕变而来的。 

“之”字的本义是“往”或“到”,如《汉书•高帝纪》:“十一月,沛公引兵之薛。”意思是:十一月,刘邦带领军队到薛地去。由于“往”什么地方去,总是先有个出发地,而这个出发地则为“这”、“此”,所以“之”也当指代词“这”、“此”讲,如《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就是说:这个女子出嫁。至于“之”当结构助词用时,那是假借字的问题,与其本义毫无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字,如《诗经•召南•羔羊》:“羔羊之皮。”也就是说“羔羊的皮”。

 ——左民安《细说汉字》

扩展阅读

image.png

1-5《汉语字形表》233页。6《郭店》96页。7《包山》91页。8、11-14《篆隶表》401页。9《睡甲》91页。10《说文》127页。15《玉篇•之部》。

会意字。商代文字从image.png(止,像足形。参见止部“止”字条)、从-(代表某地),image.png形向前,表示人离此地往他处而去。所从“止”旁,后讹变为“屮”。秦代文字有两种写法:一作image.png(字形8)、image.png(字形10),后演变为楷书“㞢”(今仅见于偏旁,如“蚩”从虫、㞢声);一作image.png(字形9),后演变为楷书“之”。本义是往,到……去。《尔雅·释诂上》:“之,往也。” 《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战国策·赵策三》:“齐闵王将之鲁。”引申为至。《诗·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矢:通“誓”。靡它:没有别的心思)“之”多用于假借义,较常见的有:1.指示代词,相当于“这”。《诗·邶风·燕燕》:“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庄子·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2.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她、它)”。《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荀子·天论》:“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3.助词,相当于“的”。《诗·召南·何彼秾矣》:“平王之孙,齐侯之子。” 《韩非子·难一》:“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冀小军)

——李学勤《字源》

标签:细说汉字,之的本义,之的演变,之的起源,之的甲骨文